往日投资笔记(008)不死品种的极限跌幅

不死品种的极限跌幅

我理解的金融投资,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“经验”学科。就是你无法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是这样,但你通过不断观察、不断总结,最终得出一个对你有用的结论。

就像几千年前人类就知道春夏秋冬四季轮回,但到底为什么会有四季,我们也是这几百年才知道的。然而,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几千年来根据春夏秋冬的规律变化春播秋实,养活自己。

不死品种的极限跌幅也是如此。我无法解释为什么从最高点下跌70%和80%是非常关键的两个价位,但无数次历史证明,确实如此。既然有效,我就拿来用。直到有人证明出有效的理论依据,或者不再有效。

这篇文章是2017年写的,最终在2018年的钻石坑中,再次爆发出惊人的准确性。比如文中在创业板综指2200点的时候通过这个理论预测下跌关键点位之一是1423点,最终,创业板综在2018年10月跌到最低1412点后开始又一波牛市上涨。

不死品种的极限跌幅

本部分写于2017年12月8日

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说法,是日本人提出的,叫做“半値八掛け二割引”。

原文是:“天井を付けた後下落局面に入った時に、底の水準を判断する目安とされる相場の格言。高値×0.5×0.8×0.8=0.32で1/3程度まで下げるというもの。特に根拠はなく、その昔大阪の薬問屋や繊維問屋で、品物が売れない時の値引きの目安にされていたと言われており、その語呂の良さなどから相場でも使われ始めたとされる。”。

什么意思呢,懒得FQ用谷歌翻译了,用有道翻译一下,是这样……“天花板后进入了下降局面时,底的水平被判断的标准和汇率的格言。最高值×0.5×0.8×0.8 = 0.8降低到1/3左右。特别是依据,从前是大阪的药批发商,批发商和纤维,商品卖不出去时被降价的基准的,因此被称为语吕良等从汇率也开始使用了。”

翻得很垃圾,大概意思呢就是证券价格从最高值腰斩之后,再打两次八折,降到1/3左右就是不错的价格了。

很有意思。各位知道,我们用的k线蜡烛图,就是日本人发明的。日本人搞这些东西还是有点意思。这个结论我认为绝对不适用于股票,因为股票是没底的。不是说所有股票没底,是一部分股票最终会退市,一无所有。这个结论如果有用,一定是到了那个位置要压重注上去才会有好的收益。对于股票来说,你压了重注,最终退市,恐怕就要出事。

但是如果这个说法成立,那么对于指数投资来说就相当有指导意义。那么问题就是,它成立吗?我们来一起看看历史上几次指数暴跌的极限跌幅吧。不要看太远,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。

1989年底,日经225指数在连涨15年,从3700点涨到38957点后,开始暴跌,最低跌到2003年的7600点,下跌80%。跌到只剩20%。按照上面32%的说法,是到2001年跌到12466实现的。注意,虽然一个是32%,一个是20%,看起来好像差不多。但如果你在12466买入,到7600,是又会损失39%。而且一直到2013年,你才会解套。这是又过了12年。

2000年,纳斯达克指数连涨20多年,从70多点涨到5100点后,暴跌三年,跌到1100点,下跌78%。跌到还剩22%。按照32%的说法,应该是1600点。如果你1600点买入,还是会损失32%。这次回本的时间短了很多,在2002年买入,2003年就可以开始赚钱。当然,到了08年金融危机又被干掉了。不过到现在,纳斯达克已经到了6900点,15年收益4倍多,也还算不错了。

07年恒生最高31958,08年最低10676。下跌67%,还剩33%。完美!!!

再看大A。深综指在2008年初最高到1584,最低跌到452点,下跌71%,还剩29%。如果你在32%买入,几乎不会有损失,然而到2015年最高涨到3100,收益会是6倍多。即使到现在也有将近4倍。

再看原油。NY油价是2013年涨到最高112开始崩盘。最低点是26块,下跌77%,还剩23%。32%是35块,如果35买,依然会浮亏不少,但到现在也是赚60%多。

再看汇率。英镑/美元从1980年的2.45跌到1985年的1.05,下跌幅度是57%,还剩43%。并没有跌到32%的极限。美元/日元是从1982年的277跌到2011年的75,跌幅73%,还剩27%。接近32%。